连锁既是管理模式,也是资源整合,更是中国核心商业智慧

2024-01-31 产品

  目前,世界前三大经济体中,美国是第一,具备全球领先的产业竞争优势和卓越品牌优势,其成功的关键,如果从核心管理思想角度,在我看来,就是二个字:竞争。其竞争理论形成了国家层面的国家竞争优势,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形成了独步天下的霸主优势。在管理领域,延伸竞争思想的是定位理论,水平营销理论等能够形成企业管理优势的独特管理基础,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竞争思想已经构成全球产业链的核心支柱,这样的产业结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很难撼动。

  由于美国的政治联盟的作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竞争结构形成了一个以美国所制定的竞争规则体系。在我看来,其他的经济体只能是在产业链的其他方面去突围和变革了。日本就是这样的一个杰出典范。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清醒的认识到日本经济必须要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这样的路子是要避开美国依靠其技术和品牌高端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日本走出了依靠精益思想为支柱的产业发展之路,精益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形成了日本在世界产业范围的管理优势,也诞生了日本很多世界级的产业集团和制造品牌,形成了日本在产业链的产品制造品质方面的优势。这样的成就伴随者精益的管理思想的传播而被世界所接受。

  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在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才真正被人们所关注,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中国制造”。背后的意义是中国依靠其低廉的制造成本构成了整个世界产业链的产品制造的基础部分,中国制造发挥了全所未有的潜能,为世界输送了庞大的中国制造产品。充分发挥了中国人从古到今擅长贸易和运营的商业智慧和商业管理优势。这样的一个经济奇迹在我看来就是挖掘了连锁的最原始能量,找到了中国人对商业的准确理解。

  中国从古就有“货通天下”的商业智慧和创新思维,他们在辽阔的大地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如何整合资源和创新商业模式上具有很高的天赋。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国人一直很少能够走出自己的土地。但晋商,徽商等各地商帮的出现开启了中国的商业化初期的进程。“买卖天下”就成为中国农业时代初期商业的精髓。等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开启,外贸性的制造模式更是加深了中国传统商业模式的理解。在世界产业链的贡献中,贸易就是中国商业的核心逻辑,就像联想公司当年提出的“贸-工-科”的战略路径一样,贸易型的商业智慧体现了中国市场的独特色彩。在技术被美国掌控,精益生产被日常掌控的背景下,中国的商业模型被固化为“连锁天下”的整合格局,体现出中国商业思想的大战略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