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根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中国中成药与西药医院用药监测分析系统”(HDM系统)数据显示,在北京、成都、广州、哈尔滨、南京、沈阳、西安、郑州、重庆九大城市中,2007至2010年九大城市骨质疏松类中成药的采购规模逐年递增,年平均增长率为27%,高于九大城市医院终端采购所有中成药22%的平均增长水平。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目前,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骨质疏松症严重地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自1998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国际骨质疏松日”。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病症,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患病人数越多。我国目前是世界人口大国,亦是老年人口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 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这个数据不得不引起国人的注意。
西方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到命名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虽无此学名,但数千年来已有类似的临床描写和治疗经验方剂,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肾虚及脾虚,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
骨质疏松症作为慢性进行性流行病,且个体化差异比较大。中医药治疗除能延缓疾病发展速度,更能从疾病本身上辩证论治,从而达到标本兼治,有其特殊意义。
1、九大城市医院终端骨质疏松类用药中成药采购规模及增长情况
根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中国中成药与西药医院用药监测分析系统”(以下简称HDM系统)数据显示,在北京、成都、广州、哈尔滨、南京、沈阳、西安、郑州、重庆九大城市(以下简称九大城市)中,2007年至2010年九大城市骨质疏松类中成药的采购规模逐年递增(见图1),年平均增长率为27%,高于九大城市医院终端采购所有中成药22%的平均增长水平,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尤其是2008年10月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和中国康健促进基金会联合发布的《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提高国民对骨质疏松症危害的意识,再加上政府对骨质疏松类药中成药的报销鼓励政策,如2008年把仙灵骨葆胶囊(片),骨疏康胶囊(颗粒)以补肾强骨列入国家医保目录,这些因素均对08年骨质疏松类中成药销量快速增长功不可没。相比08年强劲的增长态势,09年骨质疏松类中成药的增长幅度似乎没那么“给力”,略显疲态。不过,由于中国老年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迅速增长,加之我国国民经济也在快速增长,使人民有条件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势必导致骨质疏松类药物的需求也随着增长。从2010年骨质疏松类中成药销量增长率的回升来看,骨质疏松类中成药市场还将继续扩容,市场潜力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