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热下中小型酱酒企业发展建议

2024-01-31
  中国白酒香型划分的历史并不长。1965年之前,中国白酒没有明确的香型概念,1965年随着茅台提出酱香型,才有了香型划分。在中国白酒历史上,清香、浓香、酱香均有一定的辉煌表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者主权意识的增强,白酒消费需求环境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喝好酒少喝酒逐渐成为主流认知。酱香酒因符合消费者对于好酒的认知,能满足消费者口味和健康的多重需求,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   但能够抓住酱酒战略性红利的企业并不多,除茅台外,郎酒、国台、金沙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先行一步甚至数步,斩获丰盛。   而更多的中小型酱酒企业却未能抓住这一轮发展机遇,沉寂者大有人在,他们又该如何做出适应性调整呢?   明晰战略机遇   对于中小型酱酒企业而言,一定要从市场和消费的角度考量战略发展机遇,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品类切换机遇,表现为酱香酒切割大浓香和其他香型的市场份额,这也是白酒存量竞争时代唯一的大趋势。   二、份额增长机会。酱香酒目前销售额约为1100亿,销售量近25万吨;预计未来5年后销售规模会达到2000亿,销售量达到50万吨;整体翻倍的增长空间将会为酱酒企业带来足够的发展机遇。   三、消费升级机会和价格带契合机会。随着高收入中产和高净值人群的逐年增加,他们的白酒消费档次倾向于“中高档、次高端、高端、甚至超高端”,会给白酒带来消费升级的大利好。酱酒本身的价值属性,让其更容易对接高净值和高收入中产,更容易在次高端有所表现,如200-800元的价格带会有明显的机会。   四、时间窗口期。随着消费升级的持续,以及酱酒产业的集群爆发,会给酱酒企业群体带来足够的发展空间,预计还会有5-8年的中小品牌的成功机会。   找准战略定位   酱香酒是具有超强替代天赋的小品类小酒种,在新时代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后劲。面对广阔的窗口期机遇,中小型酱酒企业又该如何做出应对呢?   首先,坚守品质高标准。酱香白酒的价值源点是“酿造工艺繁复(12987)、酿造成本高(粮食成本)、酿造周期长(酿酒周期和窖藏周期)”,这也是消费者对酱酒是好酒的认知来源。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坚守高品质,才是中小型酱酒企业的发展根基。   其次,产品要真、定位要准。由于酱香酒的酿造周期长,从真年份方向开发酱酒产品,是非常不错的策略,但必须保证货真价优。在目标消费人群定位方面,以高收入中产为首要对象,并覆盖部分高净值人群,合理的价格策略应该落子在“200-800”元的价格区间(以现有的主流消费档位和价格为衡量依据),主攻消费场景是次高端商务社交。   再次,品牌导向、模式创新。   中小型酱酒企业在品牌策略上,品牌调性和诉求必须具有极强的差异性和识别性,从酱酒品牌群中跳出来,与竞争对手进行有效区隔。在品牌和产品塑造方面,必须聚焦,以开辟一到二个细分价格带并成为领袖或者有一定地位为佳。在营销配称方面,采用复合型模式(传统渠道、线上均要做,如团购、宴会、烟酒店、电商、社群、圈层等),但切忌幻想互联网模式能让你“瞬间超级变身,变大变强”。   最后,珍惜时间、务实高效。   中小型酱酒企业要紧抓行业高速发展的大机遇,要迅速的将品类优势转化为品牌价值资源,争取3-5年就能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酱酒品牌。   诚然,生存和发展是中小型酒企永久的命题,如何在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并持续保持这一优势,才会真正意义上实现弯道超车。所以,中小型酱酒企业更需要在明晰战略机遇的基础上,找准战略定位并适时优化,才会成为未来的新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