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人,一个正在上演的魔咒,您知道吗?

2024-01-31
  一年一度的食品饮料人的盛会---春季糖酒会已于3月下旬在成都华丽落幕,各种饮料新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派繁荣,像西洋参饮料、怀山药植物饮料、金银花饮料等中药“功效”饮品也盛装上市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真的有这么乐观吗?作为一个老饮料人,今天就唠叨上几句,算是唱唱反调提个醒吧。   这类产品中西洋参饮料主打“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怀山药饮料主打“健脾、补肺、固肾、益精”功效,金银花饮料主打“清热解毒”作用。   这类产品依托的是山药、西洋参、金银花等中药材的药用功效价值长期以来在消费者心智中的认知,希望消费者因为其对身体有益的药用价值而去饮用消费,听起来没有错啊!但是,任何销售都必须符合目标顾客的心智认知及消费习惯。那你想过没有:关注饮食健康身体保健调理的是中老年人,而他们普遍不太有喝饮料的习惯;饮料消费的主力军是学生和年轻人,而他们又基本不太关注健康或者说进补,喝饮料关键是好喝、顺眼和流行。是不是这样?这就是饮料行业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魔咒”。   一、 中老年人不太喜欢喝饮料,特别是老年人尤甚。这是习惯和历史的问题,当然中老年人怕凉、怕糖(大部分饮料都较甜)等也是原因。他一般不喝饮料,你的饮料再好的价值功效在他那里不起作用---他不会喝你的产品。   二、 年轻人爱喝饮料甚至一天喝好几支,他不关心健康及身体调理,你的好的一塌糊涂的药用功效价值在他那儿无效;他关心的是好喝、好玩。并且,如果他手里抓着一支此类产品,他还担心会不会是在告诉周围人他身体不好啊,或是他是一个“土老帽”、一个另类呢----总之,他也不会轻易喝你的产品。   三、 如果确实是这样,你这个新品/项目还会成功吗?这个过度竞争的营销时代,失败往往来的太容易了啊!   四、 那怎么办呢?没有好办法,摒弃站在自己角度的内部思维(自己的东西好得很、做成产品应好卖),此类项目最好抓紧放弃!这种想当然的产品、品牌市场上可是一抓一大把啊。如果一定要做的话,唯一还算靠谱的做法是只聚焦礼盒包装主攻礼品市场,成为人们看望老人长辈时的首选礼品,利用礼品购买主体与使用主体不一致的属性。前提是把礼盒做深做透做到极致。   以上个人看法,希望抛砖引玉,欢迎探讨!   我是李传玖--一个“只会落地实战的品牌匠人”